中新網株洲9月26日電 (魯毅 張雪盈)第四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25日在湖南株洲落幕。峰會上,一份涵蓋衛星發射服務、智慧農業以及海外場景應用的簽約項目清單,勾勒出北斗產業從“天邊”走向“身邊”、從“中國方案”邁向“世界共享”的發展脈絡。
會場之外,作為北斗技術重要策源地與規模應用示范區的湖南,正以產業總規模突破600億元、終端保有量超百萬臺的扎實基礎,加速向千億級產業集群邁進,成為中國北斗服務全球的關鍵支點。
第四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上簽約一批項目。記者 魯毅 攝從技術策源到生態集聚
作為北斗系統從無到有的親歷者,湖南不僅是北斗一號、二號、三號系統的全程參與者,還在產業化階段構建起從部件研發、整星制造、星座運營到場景應用的完整生態鏈。
在長沙,長沙北斗研究院掌握的衛星導航信號“片上仿真”等系列核心技術,既可護航衛星發射,也能為多場景構建低空安全保障。其無人機防控產品已為200余場國內外重大活動賽事提供保障。該院總部基地項目正加快建設,未來將成為北斗技術創新的“超級加油站”。
在株洲,湖南賽德雷特衛星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并發射了株洲首顆本土遙感衛星,并建設了湖南省首條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準的脈動式微小衛星智能制造產線,具備年產150顆500kg以下小衛星的批量產能。
在岳陽,圍繞“環洞庭湖北斗應用示范城市”建設,該市已建成北斗車聯網、船舶管理、個人定位等管理平臺,應用覆蓋交通運輸、防汛救災、老人服務等多領域。
目前,湖南已形成長沙、株洲、岳陽三大北斗產業集聚區。從長沙的北斗核心技術研發,到株洲的終端制造,再到岳陽的北斗衛星導航應用,全省集聚北斗領域重點企業超過550家,建成19個省級以上創新平臺。
這種生態優勢持續催生創新能力,湖南在高端芯片、高精度定位等關鍵環節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截至2025年8月,湖南省內企業研制生產的北斗產品產量達13.6萬臺套,覆蓋北斗芯片、導航模組、抗干擾終端等領域。
本屆峰會上,中國首個北斗實驗室聯盟在株洲成立。聯盟以長沙為總部,并在北京、雄安、上海、西安、武漢和深圳分設基地,匯聚優勢科研力量,致力推動核心技術攻關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這無疑將為湖南北斗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觀眾在場景示范展上體驗智能駕駛艙遙控遠端車輛。記者 魯毅 攝規模應用向全域全場景滲透
走進株洲國際會展中心的場景示范展,上千種應用集中亮相。動態厘米級定位的時空智能背包、可呼叫救援的智能安全帽、水下穩定工作的四足機器人、米粒大小的北斗芯片等產品,全方位展示了北斗應用的廣度與深度。
在基建現場,北斗技術有效提高作業安全和精細化管理。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發的智能安全帽融合室外北斗+室內UWB定位,室內外定位精度可達亞米級。“工人佩戴后,無論在深山密林還是地下隧道,后臺都能精準知曉人員位置,還能軌跡查詢、危險預警。”該院數字公司設備研發生產所所長楊宗明介紹,該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各類復雜工程現場,提高人員安全管控智能化水平。
技術普惠也在共享出行領域顯現價值。在株洲,北斗+智能網聯汽車、北斗+共享電動自行車正構建智慧出行新生態。當地已核準部分車輛開展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自動駕駛載客里程達35萬公里;首批5000輛北斗共享電動自行車定位精度達30厘米,極大方便了市民用車與車輛調度。
隨著北斗與5G、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融合創新深入推進,湖南加速推動北斗與優勢產業“雙向奔赴”:工程機械裝上了“北斗慧眼”,廣袤農田引入了“北斗管家”,江河安瀾依托“北斗哨兵”,馬欄山視頻文創、數字治理等新領域也正綻放“北斗+”的璀璨光芒。
北斗技術深刻重塑著千行百業的發展形態與民眾的生活圖景,也持續提升湖南區域示范引領作用。長沙、株洲、岳陽3個國家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城市在全國39個試點城市最新動態評估中分列第1、第4和第5位。
本屆峰會上,專家指出,人工智能、低空經濟、自動駕駛等新賽道為北斗發展帶來新機遇。湖南擁有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中小航空發動機和新一代自主安全計算系統4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及全域低空開放試點優勢,為北斗與新興產業融合提供了獨特土壤。
從大眾消費到行業應用,再到試點城市建設,湖南正全力打造全域全場景北斗規模應用示范區,力爭到2027年產業規模突破千億元。
第四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場景示范展吸引一批國際嘉賓前來交流。中國時空 供圖合作網絡向全球延伸
在峰會期間舉行的第五屆中阿北斗合作論壇上,影像資料展示的埃及工人使用湖南產的北斗農機在沙漠中種植小麥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通過北斗厘米級定位指導播種,使小麥畝產從280公斤提升至400公斤,增幅達42.8%。”埃及農業部門的統計顯示。
這正是湖南北斗服務“走出去”的生動縮影。在哈薩克斯坦,湖南企業建設的北斗基站為當地礦山開采提供精準定位;在老撾,湖南企業的衛星高精度位置服務技術正服務于該國的災害管理、環境監測等多個領域。
本屆峰會以“同世界共北斗——智聯時空”為主題,迎來馬達加斯加、巴基斯坦、巴西等24個國家代表團及5個國際組織參會。特設的海外應用展區,也生動詮釋了“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深刻內涵。
正如馬達加斯加國民議會副議長福蒙德拉扎所言,北斗系統在推動全球經濟發展、提升民生福祉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國際合作將各國人民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這張“國際名片”,也已成為推動北斗產品服務覆蓋全球的有效助力。本屆峰會現場簽約的22個項目中,就涉及北斗空天數智產業園、海外場景應用等國際合作。
從實驗室的芯片到街頭的共享單車,從湖南的產業集群到全球合作網絡,隨著更多應用場景的落地和推廣,北斗這顆“太空之星”將在湖南這片創新熱土上,持續照亮時空智能的未來圖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