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 (記者孫博洋)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了解到,在近日舉行的中國質量(南京)大會期間,大會專題會議之一的“推動質量治理現代化,助力提振消費信心”專題會議召開。
會上,在“召回為民促發展,提質增效守安全”主題環節,圍繞汽車產品和消費品召回法規制度、召回實施效果、召回技術支撐能力、召回監管創新舉措等方面,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產品安全與召回工作成果專題報告》和“產品安全與召回管理體系創新實踐典型案例”。截至2025年8月底,我國累計共實施汽車召回3203次,涉及車輛1.20億輛,消費品召回累計6639次,1.09億件。
會上,在“傳遞質量信任,提振消費信心”主題環節,圍繞質量信用、區域公共品牌提升特色產業品質競爭力、合格評定等在產品質量變革中的應用,會議發布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質量信用品牌相關報告和“區域公共品牌傳遞質量信任提振消費信心典型案例”。
會議指出,面向未來,市場監管部門將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以制度創新筑牢質量安全底線,持續完善產品安全與召回法律法規,強化企業產品安全與召回合規體系建設,推動企業積極履行缺陷召回法定義務。二是以技術賦能激發質量變革活力,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在質量治理中的應用,實現從研發設計到售后服務的全生命周期質量管控。三是以品牌建設引領消費升級,打造一批兼具質量競爭力和文化影響力的“金字招牌”,推動更多中國品牌走向世界,讓“中國制造”成為高質量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