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9日電 (記者王紹紹)僅憑一根棉簽,輕輕一擦,畫面上的斑點瞬間消失,這一“神奇”效果通過誘導性的話術,不斷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背后卻隱藏著虛假宣傳的陷阱。
這一騙局,不僅損害了部分消費者的權益,也成為直播電商生態中的亂象。對于此類虛假宣傳行為,平臺對涉事直播賬號實施零容忍處理,直接永久封禁。
直播電商,作為數字經濟和消費升級的核心驅動力,近年來在激活消費、推動實體經濟發展、促進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從連接產業帶商家與消費者的“直供模式”,到助力中小品牌打開市場的“達人分銷體系”,直播電商不僅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抓手,更催生了多元經營模式,推動行業規模持續擴大。
然而,隨著行業快速發展,部分經營主體為追求短期利益,出現類似上述功效虛假宣傳的違規經營行為,影響了直播電商生態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明確創作、經營邊界,規范行業秩序,已成為行業共識。
針對此類違規現象,抖音電商于近日發布《抖音電商社區運營規范》(以下簡稱《規范》)。《規范》闡明了平臺在內容創作、商品推廣、交易行為等方面的倡導方向與禁止紅線,為廣大創作者和商家提供了清晰、可持續的經營指引。
《規范》明確列出“遵紀守法、合規經營、真實可靠、誠信履約、專業有趣、多元美好”六方面核心原則,針對內容創作環節禁止夸大商品功效、虛構交易數據,在互動環節抵制惡意詆毀、虛假舉報等不良行為,從制度層面為平臺經營劃定了明確邊界。
專家表示,《規范》的出臺為平臺經營設定了紅線。只有具備明確的制度框架,才能保障行業規范運作、維護消費者權益,進而推動直播電商生態朝著可持續、健康的方向發展。
在《規范》出臺之前,抖音電商就已啟動專項治理行動,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動行業的自我凈化與健康發展。數據顯示,今年5月發起專項治理以來,平臺已累計處置違規賬號近百萬個,其中涉及虛假交易、劣質內容的賬號占比超四成,近3.7萬達人被永久取消電商帶貨權限,1778個違規商家被清退。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直播電商行業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明確的經營邊界不僅能有效遏制違規亂象,更能推動資源向高質量經營主體集中,助力中小商家避開“違規陷阱”,通過差異化經營構建核心競爭力。
從產業發展視角來看,平臺明確經營邊界、強化規范治理,既是對消費者權益的有力保障,也是直播電商行業實現長效發展的必然選擇。隨著平臺治理體系的持續完善,直播電商行業必將迎來更加高效、透明和可持續的未來發展格局。平臺不僅為無數中小商家創造了公平競爭的機會,也為整個數字經濟注入了強勁動力,推動著實體經濟邁向更加繁榮、更加可持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