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30日電 (記者趙竹青)9月27日至28日,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的2025國家工業軟件大會在浙江省寧波市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楊孟飛表示,近期發布的《國務院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為工業軟件發展錨定了清晰方向:要推進工業全要素智能化轉型,加速工業軟件創新突破進程,大力培育發展智能制造裝備,這不僅為我國工業軟件產業自主可控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更標志著中國工業軟件步入創新突破、規模發展的高質量時期。
楊孟飛說,工業軟件是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核心引擎,更是推進新型工業化、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支柱。其戰略價值不僅體現在驅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激活數字經濟潛能上,更在于筑牢工業體系的韌性根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抗風險能力,是我國工業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數字底座。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特聘顧問、浙江大學教授孫優賢表示,現代工業正從“以裝備為核心的工業”向“以軟件定義的工業”轉變。軟件定義制造,激發了研發設計、仿真驗證、生產制造、經營管理等各個環節的創新活力,加快了智能化生產、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等新模式的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特聘顧問、中南大學教授桂衛華表示,工業大模型繼承了工業軟件的核心使命,是知識沉淀與提質賦能,是人工智能時代下工業軟件的新范式。工業大模型不是要取代原來的工業軟件,在工業大模型時代,它是工業軟件進化的一個新的形態。
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科協主席凌文表示,近年來,我國在工程創新領域邁出了重要步伐,展示了工程創新的新范式、新規律。未來,我們應當原始創新與工程創新并重,通過系統工程實現部件落后下的整體領先,同時構筑新型創新生態與治理體系,著力打造創新的全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