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9月25日電 (鄭江洛)品嘗月餅、烤肉、現場投壺、DIY茉莉花手串和漆扇、欣賞歌舞表演……25日,一場以“榕臺共月 情暖中秋”為主題的兩岸交流活動在福州舉辦,超百名兩岸同胞共同參與。
“兩岸過中秋的習俗,存在著些許的差異?!迸_胞許真真說,臺灣的阿姨有“聽香”的習俗,中秋之夜,她們手持線香出門,將聽到的第一句話視作神明的提示。未婚姑娘偷摘幾根蔥,盼著嫁個好人家。
許真真告訴記者,在臺灣,每當中秋佳節來臨,烤肉的香氣能飄滿整條街道,這是20世紀80年代廣告 “帶火” 的新傳統,現已成為臺灣中秋的標志活動。而福州也有著獨特的“擺塔”習俗,還有起源于福建的“博餅”習俗,令她樂在其中。她已連續數年在大陸過中秋,和兩岸同胞一起過節,感到很溫馨。
25日,新疆串燒舞《我從新疆來》表演節目中,新疆表演者邀請臺胞吳軍(左二)登臺共舞。 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在臺灣,中秋節要是沒有烤肉,就感覺這個節過得不完整?!迸_灣導演吳軍在接受采訪時說。他曾帶演藝團隊來到大陸參加中秋晚會,真切感受到“兩岸一家親”的溫暖與親切。
吳軍還透露,計劃今年在福州設立公司,帶領臺灣少數民族演藝團隊來福州發展,促兩岸文化交流。他籌拍的電影《未寄的家書》,預計明年4月開拍,計劃征集兩岸演員共同參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