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夜色漸濃,位于河南省東南部的固始科技館卻熱鬧非凡。智能機器人隨著音樂整齊劃一地舞蹈;機器狗在場邊與青少年親密互動,不時做出打招呼、后空翻等動作;不遠處的實驗秀活動現場,科普輔導員通過一場場實驗,將焰色反應、火石粉特性及電磁感應等科學知識生動呈現,引發觀眾陣陣歡呼……
這場“科學奇妙夜”僅是首個全國科普月的一道縮影。在科普月期間,各類精彩活動遍地開花,為公眾獻上一場場科普盛宴。
前沿成果“接地氣”
組裝“第一代Q型垂直軸風機教具”、體驗“騎行發電站”、與“新能源知識問答屏”進行問答互動……隨著全國科普月的到來,山西省能源互聯網研究院設置了新能源科普知識和科技成果兩大核心展區,集中展示南極秦嶺站“風—光—氫—儲—荷”新能源系統的科學原理和應用成果。山西省能源互聯網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這里,參觀者既能看到風電、光伏發電裝置的實物展示,還能與科學家交流觀點和感受。這讓科普從單一活動變成‘多元體驗套餐’。”
可觸摸的模型、能互動的裝置、生動的場景演示讓前沿技術變得“接地氣”“聚人氣”。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推出全國首條量子科普研學游線路,通過VR研學實驗室、量子主題燈光秀等活動,將高深的量子科學轉化為趣味體驗和易懂知識。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依托海洋科技資源,開展系列講座、展覽、研學等活動,組織青少年走進國家深海基地,感受我國深潛技術的非凡成就。
趣味活動更親民
黑龍江省全國科普月的重要活動之一——以“矢志創新發展,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的第九屆黑龍江省科學實驗展演大賽9月17日圓滿收官。這場集科學性、創新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科學展演盛會,實現了“從實驗室到生活場景”的全鏈條科普覆蓋。
不同于傳統科普活動的單向輸出,大賽期間,參賽隊伍打破“試管+講臺”的刻板模式,將農藥殘留檢測原理、聲學原理等科學知識融入科普短劇、實驗脫口秀、互動情景劇等,讓抽象的科學內容變得生動可感。
全國科普月甘肅主場活動在平涼市舉行。活動通過產業鏈科普、互動體驗、助農直播等形式,讓民眾近距離感受科技與生活的深度融合。
在地域特色科技展區,煤制甲醇、聚丙烯、平涼紅牛養殖智能監測設備、靜寧蘋果無人機植保系統等實物與動態模型前圍滿了市民。工作人員講解的平涼市九大產業鏈科技轉化故事,生動詮釋著“創新贏得未來”的深刻內涵。
甘肅省農技協聯合會組織的58家成員單位,不僅在現場搭建展臺推介“甘味”特色農產品,還舉辦農技協線上網絡達人銷售直播大賽,助力“甘味出隴”。中醫中藥、智能制造、生態環保等展區通過實物陳列和互動體驗,展示了科技賦能產業與民生的生動實踐。
科普資源跨山海
近日,全國科普月活動之一,“山海相依 筑夢蔚藍”——青島·定西海洋科普東西部協作主題活動在甘肅省定西市舉辦。來自青島海洋科技館的海洋科普大篷車,在定西市安定區、岷縣等地巡回展出。琳瑯滿目的海洋魚類、螺貝、蝦蟹、海藻等生物標本,讓青少年直觀感受到海洋生命的奇妙。
在安定區關川實驗學校,海洋生物標本展臺上的展品激發了青少年探索海洋奧秘的興趣?!磅忯~用什么呼吸?”“飛魚真的會飛嗎?”……面對孩子們的踴躍提問,青島海洋科技館的科普人員一一解答。
當海洋科普大篷車駛入岷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學生們同樣將海洋生物標本展臺圍了個水泄不通。他們仔細觀察各類標本,認真聆聽講解。
“今天見到了很多從未見過的海洋生物,老師的講解讓我大開眼界,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贬嚎h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學生湯恩祖興奮地說。
像湯恩祖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他們初次接觸海洋世界的驚喜與好奇,讓海洋科普大篷車走進西部地區的意義愈發凸顯。
“海洋科普大篷車西部行,不僅為內陸孩子打開了認識海洋的窗口,也深化了東西部科普資源共享。”青島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秦云鵬說,他們將進一步整合青島優質海洋科普資源,探索更多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科普活動,擴大科普協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