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 (記者杜燕飛)近年來,電力行業加快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能源結構持續優化,促進了社會經濟清潔低碳轉型。與此同時,隨著新能源占比不斷提高,電力系統雙高峰特性日益突出,對電力系統安全和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日前舉行的2025新型電力系統發展(崇禮)論壇上,與會嘉賓表示,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有效舉措,也是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關鍵支撐。要強化產學研用融合,加快實現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推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助力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
為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宋宏坤表示,未來較長一段時期,電力消費仍將保持較快增長趨勢,必須依托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形成新型多元的電力供應體系,為能源安全提供堅實的保障。通過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可以有效促進各能源品種清潔高效利用和協同發展,更加全面深入地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電力行業要聚焦“九大行動”,統籌源網荷儲各側,科學規劃和實施一批重大戰略任務、重大工程項目、重大改革舉措,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取得更大突破。
“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需要各方深入合作、共謀共策,持續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為能源電力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楊昆表示,要推動電源清潔化、電網數字化、負荷柔性化、儲能多元化,實現系統多能互補、協同高效;聚焦新能源、新型儲能、清潔耦合數字電網、電氣化發展等重點領域,推動產學研用協同,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持續提升系統對可再生能源的消納能力,打造新型電力系統的強大科技引擎;深化產業對接和產能合作,促進國內外電力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
中國工程院院士、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吉臻認為,“十五五”期間,我國能源轉型要處理好新能源與傳統能源的關系、全局與局部的關系、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能源開發與節約利用的關系。要繼續堅持化石能源清潔化、清潔能源規模化和多種能源綜合化,把大力發展新能源放在重中之重,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動全社會能源結構向電氣化方向轉變。
央企是新能源建設主力軍。截至2024年底,央企風電、光伏發電并網容量7.8億千瓦,接近全國總裝機容量的55%。
中國華能董事長溫樞剛表示,新型電力系統是實現“雙碳”目標的樞紐平臺,保障能源安全是基本前提、清潔低碳轉型是根本方向、科技自主創新是核心支撐、產業優化升級是關鍵載體、完善市場機制是重要保障。
“我們要以資本、技術、人才、數據等要素為紐帶,圍繞綜合智慧能源、零碳園區、綠電直連、算電碳協同、‘人工智能+’能源等領域,深化項目投資、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務實合作,推進新型電力系統高標準建設。”中國大唐董事長呂軍表示。
中國華電總經理、董事葉向東認為,新型電力系統加速重構能源供給、消費與治理模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技術迭代升級、市場機制創新和社會用能方式轉變,為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十五五’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加速期,需以科技創新成果為能源綠色轉型提供堅強支撐,穩妥推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向縱深發展,促進電力資源優化配置。”國家電網公司董事、總經理龐驍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