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 (記者杜燕飛)中國華能發布消息,作為國家重大科技示范項目和國家發改委首批綠色低碳示范項目,全球規模最大的煤電碳捕集示范工程25日在甘肅正寧電廠完成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入運營。
“該項目年捕集二氧化碳達150萬噸,技術和裝備實現全國產化,標志著我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百萬噸級工業化示范應用邁上新臺階,有助于煤電實現大規模、工業化、深度減排,推動‘雙碳’目標實現。”該項目團隊負責人說。
正寧電廠碳捕集示范工程。路建龍攝
記者了解到,作為我國首個千萬千瓦級多能互補綜合能源基地——華能隴東能源基地的核心配套項目,項目對甘肅正寧電廠1號機組脫硫后煙氣開展碳捕集,捕集率超90%,捕集的二氧化碳純度超99%。捕集后的二氧化碳將進行地質封存,或用于油田增采、綠色燃料合成、礦化建材等領域。
據介紹,該項目圍繞碳捕集、壓縮、封存等關鍵環節,發揮中央企業CCUS創新聯合體作用,先后攻克了低能耗吸收溶劑、超大型分離塔器、節能型超臨界二氧化碳壓縮機、大規模地質安全封存等技術難題,并打通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具體來看,在二氧化碳捕集領域,項目采用復合式吸收塔“二塔合一”設計,解決了傳統工藝輸送路線長、阻力大的能耗問題,并通過多種節能技術,實現熱量利用最大化;在二氧化碳管輸環節,研制出我國首臺八級整體齒輪式二氧化碳壓縮機,可將捕集到的氣態二氧化碳壓縮至超臨界態,提高管道輸送效率;在二氧化碳封存環節,建設了國內封存層位最深、單井規模最大的咸水層封存工程,并通過衛星遙感、地面監測、地下井網等方式對封存效果進行監測,保障長期安全高效封存。
“該碳捕集示范工程還具備輔助調峰能力的運行模式,可動態調整碳捕集系統負荷,使煤電機組在實現大規模碳捕集的同時具備靈活調節能力,可保障電力的安全穩定供應,為‘煤電低碳轉型+能源安全保障’協同發展提供可行路徑。”上述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