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梅林海)9月24日,筆者從柞水縣政府辦了解到,今年以來,柞水縣以構建農村電子商務運營平臺為載體,不斷健全農業標準化生產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農村物流配送體系和農村網絡設施保障體系,全面推動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
抓體系建設,促電商布局科學。柞水縣成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將農村電商發展作為“書記項目”,嵌入工作網格,分行業、分領域、全域推進工作落實,改造升級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電商產業園區),建成運營中心、孵化中心、大數據中心、直播中心、電商消費扶貧中心5大板塊,縣內電商服務商56家,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及大個體戶117家,農村網商(店)273家,在電商公共服務中心、京東云倉、科投公司、秦嶺天下等區域建成電商直播基地8個、標準化直播間46間,在抖音、快手、“832”、京東、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上線農產品50余種,全縣電子商務縣、鎮、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全面建成。
抓網絡規劃,促物流體系完善。印發《柞水縣電子商務產業2021—2025發展規劃》,出臺《柞水縣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扶持辦法》,從主體培育、技術創新、品牌建設等方面對電商主體予以扶持,積極為電商企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陸續建成京東云倉、順豐等物流倉儲中心3個,扎實推進縣級物流配送中心、鎮村快遞網點升級改造,整合菜鳥物流、中通、申通等快遞公司8家,成立陜西通村物流快遞公司,覆蓋全縣82個鎮村電商站點,開通初級農產品上行通道57條,快遞物流實現縣內24小時配送到消費者手中,農村物流設施服務功能、運營能力持續提升。
抓品牌質量,促群眾增收致富。堅持把發展電商產業作為群眾增收的重要產業,組建電商協會、直播產業研究協會等社團組織,開展電商專業人才培訓45期8865人,培育了一批懂品牌、會直播、善運營的電商“新農人”,開展以柞水木耳為主的各類直播4680余場次,全縣電子商務網絡交易額從1.92億元增長到3.65億元,增幅90.10%,農產品網絡銷售額從3455萬元增長到7200萬元,增幅108.39%,其中木耳網絡銷售額從2600萬元增長到5850萬元,增幅125.01%,電子商務訂單和交易額大幅增長,柞水縣被商務部評為“農村電商領跑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