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董穎穎)9月的柞水,秋雨綿綿,縣視頻會議室內座無虛席,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和各鎮(街道)、各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全神貫注,不時低頭記錄,筆尖在紙面上劃出簌簌的聲響。這是“柞水大講堂”的日常一幕,也是柞水縣賦能領導干部能力素質提升的創新實踐。
為全面適應高質量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柞水縣積極探索、主動破題,創新地將“學政策明法紀守底線”干部能力素質提升行動與“柞水大講堂”有機結合。該模式聚焦一線實際,圍繞政策解讀、執法協同、業務融合等關鍵領域,推出“量身定制”的系列專題輔導。
“量身定制”推動學習精準化。柞水縣在“柞水大講堂”籌備初期,打破傳統培訓學習方式,變“供給主導”為“需求主導”,組織重點行業部門座談調研,充分了解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堵點,經過分析研判后,最終轉化整理出生態保護、行政執法、安全生產等10個領域的培訓學習專題,邀請省級部門相關領導和行業專家進行專題輔導,每個專題都緊扣干部履職中的難點和痛點,實現了按需施教、精準賦能。
案例教學促進理解生動化。在《森林資源管理相關政策解讀》專題的“柞水大講堂”上,授課專家正以真實案例作為教材,進行著生動講解。截至目前,柞水縣已成功開展6期“柞水大講堂”,受邀的專家圍繞正面示范與反面典型展開深入剖析,通過播放實錄影像、展示現場照片、解析違紀違法案例等方式,讓抽象的法規條文和紀律要求轉化為可知可感、可鑒可戒的鮮活事例,使領導干部在案例剖析中不僅掌握了合法合規履職的要領,更在警示教育中體悟到紀律底線的千鈞之重。
學用結合實現成效最大化。為保證學習培訓效果,柞水縣在9個鎮(街道)開設視頻分會場,組織鎮(街道)班子成員、行政綜合執法隊全體成員、各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和相關行業部門班子成員同步參會,讓政策培訓直達基層、全域覆蓋。9月12日,剛參加完“柞水大講堂”的金米村黨支部書記李正森感慨道:“專家講的案例讓我深受觸動,希望這樣的培訓越多越好。”
隨著大講堂的深入開展,全縣上下已逐步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實際成效:在執法一線,執法程序更加規范,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在田間地頭,監管人員對林地保護、河道管護等政策的解讀更加透徹,既能鐵腕守護紅線,也能貼心服務群眾;在項目現場,負責人對安全生產、環評水保等方面的落實,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謀劃。
“學政策、明法紀、守底線,關鍵在落地見效。”柞水縣委書記曹艷萍表示,“‘柞水大講堂’開展以來,全縣干部正以全新姿態奮戰在深化‘三個年’活動,打好‘八場硬仗’第一線,干部干事創業底氣更足、攻堅更有章法、破局更有碩果。下一步,縣委將持續辦好大講堂,推動政策在一線運用、紀律在一線堅守,真正讓干部既能嚴守底線,又敢放手拼搏,讓政策法規學到位,使紀律底線守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