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質量發展故事匯 | 從北京奧運觀眾到共建參與者
2010年,懷揣著兒時的夢想,我踏上了中國的土地——這一切源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帶給我的震撼。我的生日是8月8日。2008年8月8日,我在電視機前見證了圣火點燃的瞬間,從此中國便深深烙印進我的心里。為何選擇在西安創業?…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促進交流合作 國際交往中心城市作用顯著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夏曉倫)“‘十五五’時期我國發展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國際交往中心城市要在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戰略任務中取得重大突破,要努力保持經濟持續平穩增長,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發…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秋游指南”來了!農業農村部推介2025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精品景點線路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申佳平)據農業農村部官網消息,9月25日,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農產品加工指導司)在湖北省襄陽市谷城縣舉辦2025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秋季)推介活動。活動聚焦“鄉約秋韻,和樂同游”主題,現場發布湖…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農業農村部:抓好“三秋”生產重點工作 確保“顆粒歸倉”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申佳平)據農業農村部官網消息,9月25日,農業農村部召開全國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暨“三秋”生產視頻會。會議提出,抓實抓好“三秋”生產重點工作,確保“顆粒歸倉”。會議指出,近年來,各級農業農村…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七部門:2025—2026年,石化化工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以上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申佳平)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消息,為促進石化化工行業平穩運行和結構優化升級,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金融監管總局、供銷合作總社等七部門近日…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報告:100家重點生物制造企業專利申請量超歷史申請量的52%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申佳平)據“中國制造”微信公眾號,9月25日,2025中國生物制造科技創新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湖南常德開幕。論壇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所屬工新智庫發布的“2025生物制造產業發展觀察…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業內:推動數據共享與算力普惠 塑造AI產業開放新格局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焦磊)“能不能幫我精準預測一下明天的天氣?”曾幾何時,人們對氣象預報還停留在“晴轉多云”的粗顆粒度認知中。隨著社會對精細化氣象服務需求不斷提升,公眾也愈發期待更精準的數據支撐,不僅要知道…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四次出艙活動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趙竹青)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5年9月26日1時35分,經過約6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二十號乘組航天員陳冬、陳中瑞、王杰密切協同,在空間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的配合支持下,圓滿完…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今年前8月我國工程機械進出口貿易額同比增11%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趙竹青)記者從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獲悉,今年1至8月我國工程機械進出口貿易額為403.98億美元,同比增長11%。其中出口金額385.97億美元,同比增長11.4%;進口金額18億美元,同比增長2.84%。出口金額遠…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財米油鹽|連年豐收! 實地揭秘1.4萬億斤糧食怎么“數”
1.4萬億斤!去年全國糧食產量再創新高,實現“二十一連豐”。今年,夏糧穩產豐收,早稻畝產首次突破400公斤,秋糧面積穩中有增,奪取新一季豐收有基礎、有條件。“中國飯碗端得更穩”的背后,離不開廣大農民的辛勤勞作,同時也…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郵儲銀行:逐“綠”而行 護航實體經濟
在甘肅平涼,新型節能設備正在莊浪縣一家特種水泥制品車間里平穩運轉,為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動力。這家曾受困于“高耗能”標簽的水泥企業,如今憑借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以下簡稱“郵儲銀行”)甘肅省分行發放的“產品碳減…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中集集團:錨定數智升級 220秒造一臺“大冰箱”
冷藏箱,可以看作是一個移動的特大號“冰箱”,運輸過程中要經受風吹日曬,對冷藏、保溫性能要求非常高。因此,除了需要專用溫控設備進行溫度調節外,還需特殊材料進行隔熱保溫。造一臺這樣的“大冰箱”冷藏箱,需要多久?答案…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業界: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 助推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杜燕飛)近年來,電力行業加快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能源結構持續優化,促進了社會經濟清潔低碳轉型。與此同時,隨著新能源占比不斷提高,電力系統雙高峰特性日益突出,對電力系統安全和保障能力提出了更…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申萬宏源:服務新質生產力 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勝業電氣、天工股份、靈鴿股份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資本賦能下打開新的發展局面,TCL科技完成重組交割和配套融資發行,華鯤振宇、華豐科技、銀河機器人、白鯨航線、無問芯穹等硬科技創業項目持續獲得投資……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AI CRM系統研究報告發布 行業探索以智能標準驅動增長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孫陽)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動能重塑企業運營模式。在此背景下,客戶關系管理(CRM)系統作為企業與客戶連接的核心樞紐,迎來了智能化升級新機遇。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終端實驗室牽…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天山南北好“風光” 綠電書寫“新”華章
初秋時節,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哈密石城子光伏電站,40多萬塊光伏板在戈壁灘上泛起波光,宛如一片藍色“海洋”;在遼闊草原與天山懷抱之間的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一排排白色大風車迎風轉動,綠電從這里走進千家萬戶……新疆…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皓元醫藥:讓藥物篩選告別 “大海撈針”
近年來,生物醫藥產業迎來“智能化革命”,AI技術就像為藥物研發裝上了“望遠鏡”與“顯微鏡”,讓科研人員更精準地鎖定靶點、設計候選分子。但對于很多藥企而言,AI與研發的融合像“隔著一層窗戶紙”——要么缺乏海量…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青春華章|奏響新時代“江河大合唱”
初秋的永定河畔,秋意盎然,水鳥翩躚。家住北京門頭溝的退休教師王建國,如今每天都要到河邊遛彎。“你看這水,多清亮。幾年前這還是條干溝子,現在好了,又聽見流水聲了,心里頭都跟著透亮。”王建國的話,道出了沿岸居民的心聲。…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中國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年度報告(2024)》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郝帥)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消息,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中英文版《中國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年度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系統總結2024年度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央行開展1658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羅知之)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消息,中國人民銀行今日以固定利率、數量招標方式開展了1658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同時,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了60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數字人民幣國際運營中心正式運營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羅知之)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消息,近日,數字人民幣國際運營中心業務平臺推介會在上海舉行,向各相關機構集中宣傳介紹數字人民幣跨境數字支付平臺、數字人民幣區塊鏈服務平臺及數字資產平臺(以下簡稱…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業界:人形機器人加速“落地” 生態屬性競合關系顯現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杜燕飛)從在春晚舞臺上表演歌舞,到人機協作跑馬拉松,再到北京服貿會上踢足球、打拳擊……人形機器人正在快速進入公眾視野,這場由“鋼鐵身軀”與“數字大腦”構建的產業革命,不僅重塑著應用場景變…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年捕集二氧化碳150萬噸 全球最大煤電碳捕集工程投運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杜燕飛)中國華能發布消息,作為國家重大科技示范項目和國家發改委首批綠色低碳示范項目,全球規模最大的煤電碳捕集示范工程25日在甘肅正寧電廠完成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入運營。“該項目年捕集二…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國務院國資委: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運行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楊曦)據國務院國資委消息,近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全國重點實驗室和轉制科研院所工作推進會,總結工作進展,交流經驗做法,部署下一步工作。會議強調,各中央企業要深刻認識中央企業全國重點實…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 -
數字技術豐富公眾體驗
天文科普課堂上,孩子們佩戴AR眼鏡看星座與行星“浮現”眼前,在“觸摸星辰”中理解天體運行規律;生命科學課堂中,MR技術讓孩子們可以“解剖”虛擬人體器官模型;科技館里,戴著VR頭顯的觀眾時而“穿越”到恐龍時代,與三角龍和霸…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9-26 -
特色活動打造“科普盛宴”
金秋九月,夜色漸濃,位于河南省東南部的固始科技館卻熱鬧非凡。智能機器人隨著音樂整齊劃一地舞蹈;機器狗在場邊與青少年親密互動,不時做出打招呼、后空翻等動作;不遠處的實驗秀活動現場,科普輔導員通過一場場實驗,將焰色反應…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9-26 -
硬核科技褪去“冰冷外衣”
當硬核科技生動呈現,冷冰冰的專業知識便有了直抵人心的溫度。如何實現這一神奇轉化?全國科普月中的一些實踐或許能給出啟示。具化抽象概念一線科研案例是科學普及的“最佳劇本”。9月20日,深圳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控…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9-26 -
科學家新發現南美捕食性恐龍物種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夢然)據新一期《自然·通訊》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了一個最新發現的南美捕食性恐龍物種,名為“J.casali”。該物種是獸腳類大盜龍科的成員,可追溯至7000萬至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是該地區的頂級捕食者…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9-26 -
“中國不用風電設備”純屬信口雌黃
當地時間9月23日,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上,美國總統特朗普拋出了“中國制造了很多風力發電設備,運到世界各地,但自己卻幾乎不用”的論調。此言一出,引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紐約時報》等多家美國主流媒體紛紛出面辟謠…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9-26 -
《海岸帶生態減災協同增效國際案例集》(第二批)發布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楊曦)據自然資源部消息,近日,自然資源部與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聯合發布了第二批《海岸帶生態減災協同增效國際案例集》(中英文版)。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風暴潮、海浪、海岸侵蝕等海洋災害風險…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時間:09-26